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
详细内容
武汉“高端官司”鲜见本土律师身影
来源:楚天律师发布时间:2011年04月15日作者:湖北日报 姚启慧

  “江城懂外语、能独立办理涉外案件的律师很少。”记者近日在武汉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采访时,获悉了这一情况。

  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,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我省共应对“两反两保”(反倾销、反补贴、保障措施、特保)等涉外贸易摩擦案件110余起,涉案金额近5亿美元。 随着这类案件增多,涉外律师也逐渐走入公众的视线。但活跃在这一领域的专业律师当中,很难见到武汉律师的身影。

  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、武汉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蔡学恩透露,涉外律师往往需要懂一种以上外语,对国际上一些法律条款比较熟悉,这样的高端律师普遍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发达城市。“武汉现有3000多名律师,涉外律师比例不会超过1%,最多也就30来人。”据他介绍,这30人多数只是配合外地或国外律师从事案件前期基础调查工作,真正能独立代理涉外纠纷业务的律师凤毛麟角。

  据悉,我省去年遭遇22起国外贸易摩擦案件,其中13起涉及武汉企业,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涉外经济纠纷多发区,对涉外律师的需求也就越加急迫。此外,不少跨国大企业、大财团来汉投资,他们也急需懂多种外语、懂多国法律条款的本土律师,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服务。

 

江城高端法律服务亟待升级


  随着涉外贸易摩擦纠纷的增多,江城“洋官司”越来越多,这些官司的律师费用动辄超过百万元。2002年,武汉市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应对美国提起的蜂蜜反倾销诉讼。聘请的美国律师刚开始每小时收费200美元,后来涨到300美元,官司胜诉,但花费数十万美元。近年来,一些武汉企业聘请北京、上海等地涉外律师,费用也在百万元左右。

 

高门槛挡住“涉外梦”


  蔡学恩是江城少有的几位从事涉外法律业务的专业律师之一。他说,涉外经贸纠纷案件其实只是涉外法律业务的一项,涉外律师首先要有很强的外语水平,还要熟悉多国法律条文,并具备较强的财务知识及经济学知识。目前,武汉优秀涉外律师大多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的背景。

  经验不足是本地律师从事涉外业务最大的障碍。蔡学恩说,这一类业务操作性极强,企业往往需要的是专业化、跨地区、跨行业和跨国境的法律服务,本土律师事务所力量明显还有很大差距。

  如此之高的门槛使很多人被挡在门外。武汉多家律师事务所负责人表示,他们也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,但自身素质还达不到要求,外语水平也不强,根本无法与对手交锋。

 

培养专业团队抱团应战


  “武汉很早就有律师介入涉外业务,但一直没成气候。”武汉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负责人说,本地很多律师事务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合伙制”,律师与律所关系松散,往往像个体户一样各自处理业务,既不能发挥团队作用,更无专业分工可言。

  蔡学恩同样对记者表示了类似担忧。“外地乃至国外的律师事务所都是团队化作战,一个涉外案子可能有10多人处理,各类专业人才各司其责,早就是一种公司化运作方式。”他认为,本土律所想要面向世界,承接更具挑战性的国际性业务,首先要调整内部制度,形成公司化的团队合作意识,使自身更加专业化,适合未来市场发展的需要。

  随着武汉经济高速发展,包括高级律师在内的服务业,已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眼下涉外经济纠纷增多,武汉迫切需要大量高端律师人才,壮大本土涉外律师队伍,既能减轻武汉企业打官司的成本,也将有效提升武汉投资环境。